第一百二十章 大舞台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如果说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古玩市场就像被一场改革春雨浇醒的小苗。
   必须在土壤中蛰伏自己脆弱的根系,只能通过一点点的吸取养分,逐步成长的话。
   那么与之相反,这个时期的邮票市场就如同杰克种下的魔豆一样。
   是充满蓬勃生机,肆无忌惮地发展,迅速壮大起来的。
   事实上,只要对收藏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最早在全国范围内火热起来的收藏品种。
   既不是古董或字画,也不是古籍或翡翠,而是邮票。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那当然是有原因的。
   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因为邮票收藏所需要的资金量少,获取途径多,入市门槛低。
   而且这种有价票证,既便于携带,也利于交易。
   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在我国文化单一,经济不够发达时期。
   邮票几乎是所有投资品类里最廉价、最方便参与的一种收藏爱好了。
   因为买个瓷器最少几元钱,买幅书画要十几元。
   印石、玉器、铜器、古籍、红木家具、文房四宝,想当哪一样玩物的藏家都所需不菲。
   唯有邮票,几分钱即可购得。
   甚至跟熟人索要信封上寄来的盖销票也能从中得到乐趣。
   那么这种嗜好天然就具备亲民属性。
   而且改革之前,我国银行利率向来很低,购买邮票却是同样能获得超额收益的。
   像着名的“祖国山河一片红”、“梅兰芳小型张”,以及“黄山”、“蝴蝶”、“金鱼”、“菊花”和“牡丹”这些众所皆知的优秀票种,价格全是常年上涨。
   以持续、稳定、惊人的回报率,让人们形成了一种“买邮票可以发财”的思想。
   所以集邮很容易就可以成为当时让人们趋之若鹜的投资行为。
   偏偏这种投资还因为邮票体量小,承载资金量小,不足以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
   再说邮票也不像粮油票证、工业票证那样关系到国计民生。
   甚至就眼下的国情来说,邮票的价值增高,不但没有危害性,反而还有利于邮票的发行。
   因此这种投机炒作几乎从不会受到官方的干预。
   政府要管,那也就是治理一下公共秩序,管管由此引发的坑蒙拐骗、打架斗殴的事件而已。
   甚至还可以在此披露一点。
   即使“运动”中,许多过去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被认为是“封、资、修的货色”而停止销售。
   集邮被看作是属于“资产阶级情趣的活动”遭到批判。
   那京城相当一部分邮票藏家的私下交换与购买,也从未中断。
   只不过是民不举官不究,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儿罢了。
   所以邮票既然具有这样种种有利的综合因素。
   “运动”才刚一结束,京城的民间邮票交易便如死灰复燃一样,最先得到了恢复,是自热而然的事儿。
   而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京城集邮者们心目中的“圣地”了。
   这就是1955年1月,邮电部在故宫东翼的东华门77号成立的国家集邮总公司了。
   从建国起,这里就是民间藏家私下交易最频繁的场所。
   “运动”中曾一度关门,1978年7月又重新开始营业。
   而当此地重张时,集邮爱好者们的热情就像井喷一般的爆发。
   每当新邮发行的当日,集邮公司的营业柜台前就挤满了人,会引发抢购新邮的热潮。
   柜台里面除了摆放一些新近发行的邮票以外,还会同时摆放些“运动”前和“运动”时期就已经发行的邮票。
   这些邮票一样会勾起集邮者的购买欲望。
   也许是集邮热忱被压制得太久的原因,人们哪怕走出集邮公司的大门,也长久不愿意离开。他们会集结在集邮公司门口,三三两两,低声密语,彼此交换着关于邮票的所有信息。
   这些人之间有知识份子,有工人,也有干部和学生,还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
   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来自京城的四面八方。
   但是到了此地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集邮爱好者。
   至于这些人聚集在邮票公司门口,无非有两个目的。
   一是交换信息,增长邮票知识。
   二是互换邮票,丰富自我的收藏。
   他们当中有些是相识已久的集邮同好,也有些是新认识的朋友,
   但是每个人的集邮水准肯定是良莠不齐的,每个人的收入水平更是千差万别。
   有些人为了丰富收藏急于购进一些邮票。
   另一些人由于机缘巧合,手上会有一些富余的邮票。
   偏偏在改革开放最初的时期,人们是耻于谈钱的,而是把集邮视为单纯的文化活动。
   用邮票交换邮票还说得过去。
   但如果一手交钱一手货,那就会被别人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唯利是图”、“庸俗市侩”的标签。
   实际上,去年宁卫民不用为生计发愁之后。
   为了买猴票,他就接长不短的到国家集邮总公司这儿溜达过不少次。
   他最早六月份过来“朝圣”的时候,集邮总公司门口的自发市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
   当时,大多数集邮者们交易还相当纯粹。
   交流的潜规则,是来集邮公司要带着两本“机动”邮册。
   一本插着显示鉴赏水平的邮票,另一本插着可以与别人交换或转让的邮票。
   真的是只换票,不卖票。
   他只不过是好奇的询问了几种票的价钱,就处处横遭冷遇,没什么人愿意理睬他。
   但是正因为用邮票交换邮票的局限性很大。
   越来越难以满足集邮者们急于提高集邮水平的愿望。
   尤其没法满足一些比较富裕的人渴望拥有珍奇邮票的愿望。
   所以后来就开始从这些集邮爱好者当中,游离出来一部分人。
   他们专门囤积一部分集邮者特别需要的邮票,也善于琢磨集邮者的心理。
   做些低价来高价走,赚取差价的小生意。
   当然,这样的人在邮市里名声就坏了,直接落下一个蔑称,那就是“邮票贩子”
   真正的集邮者们最为抵触这样的投机钻营行为,会被认为是在搞剥削,是不劳而获,同时还把集邮精神给玷污了。
   但是什么东西都不是单一的属性,偏偏集邮者有时候还离不开这些“邮票贩子”。
   因为“邮票贩子”确实能够让邮票的流动变得更有效率,也能让集邮者更方便的互通有无。
   这就充分地说明,这些“邮票贩子”其实才是真正可以壮大市场的中坚力量。
   所以当宁卫民把集邮总公司的猴票都包圆之后,离开这里仅仅两个月。
   等到翻过年来,他再回来时,便发现这里已经彻底大变样了。
   总公司门口的人一下多了好几倍,那不正规的小市场简直繁荣极了。
   尤其到了礼拜天,简直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犹如农贸市场一般。
   有很多“邮票贩子”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像过去那样,仅仅抱着个集邮册在人海中穿来穿去,寻觅交易的机会了。
   有些人是索性铺上报纸,摆个地摊,当起了守株待兔的农夫。
   那几本集邮册一翻开,花花绿绿的邮票便会映入视线,由不得集邮者不垂涎欲滴马上掏钱。
   而面对如此的情景,别人或许很无所谓,只关注里面的交易内容。
   可对宁卫民而言却不一样啊。
   说白了,就跟当初康术德重新看到鬼市一样,是绝对激动不已啊。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前世的老本行就是吃邮票、当邮商啊。
   他还记得前世的那个冬天,寒风呼啸,尘土飞扬。
   马甸邮票交易市场里只有摊主儿们在苦苦煎熬。
   那时靠邮市里贩卖胶带谋生的他认定,这个地方是自己的人生苦旅。
   他还记得前世那个春季,春光盎然,鸟鸣花香。
   彼时的马甸邮币市场如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数不胜数的大包小包,数不胜数的人,一沓沓数不胜数的钞票。
   已经开始做黄牛,跟着别人学着揽客的他认定,邮票是自己的人生转折。
   他还记得那一年的秋季,钱币行情全面疯涨。
   停在市场门口的高档豪车一眼望不见尽头,就像在开国际车展。
   奔驰、宝马、奥迪一字排开,猎豹、宾利、法拉利、玛莎拉蒂也应有尽有。
   那段时间,大批热钱没头苍蝇一样的涌入,马甸邮市犹如一台巨型的永不停歇的提款机。
   因为天天能瞅得见自己银行卡里面的存款数字在近乎疯狂地窜升。
   大赚了一百二十万的他又认定,邮票是自己的人生华彩。
   就是这样,没钱时吃清汤挂面,富有时整鲍鱼龙虾。
   他真的算是比较幸运的人。
   在邮市里,仅用五年时间扒开了人生迷雾,找到了自我的事业方向。
   他从卖胶带的小贩、马路游击队、邮票行商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有自己产业的坐商。
   是邮票和邮市,让他真正脱胎换骨,脱离了贫穷,成为了薄有资产的小老板。
   所以他热爱邮票这个行业,那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是骨子里天生的DNA作祟。
   没有人比他对这样混乱嘈杂的环境更想念,更如鱼得水。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再大的邮商也是从这样小鱼小虾“邮票贩子”成长起来的。
   更没有比他了解,我们的共和国未来将会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集散地。
   无论是集邮爱好者的人数,还是投身邮票职业的人数。
   无论是邮票经营场所的规模,还是邮票交易的规模,都高踞世界第一,傲视群雄。
   而他,不但即将见证这整个过程的演变发生,还会成为这个市场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
   所以别看1981年起始,就在古玩字画上大有斩获。
   可与之相比,更让宁卫民倍感幸福的是,邮票总公司门口的小市场,已经颇具雏形了,就快要成为真正自由交易的邮票市场了。
   这里才是可以让他尽兴施展一身所能的大舞台。
   是他开始书写人生传奇的第一步。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