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拉风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从11月初到11月中旬,属于京城晚秋最后一段美好的时节。
   一旦过了这段时间,京城的树几乎就秃了。
   秋风会吹得落叶满地跑,气温也会迅速降低。
   也许只需一天夜里大风降温,就能一步跨越零度。
   那人们只凭秋衣秋裤,早就顶不住了。
   所以这段时间,也是京城人入冬之前最忙和的时节。
   各家各户都闲不住,都得为入冬做必要的准备。
   一是得把冬天的棉衣、被子准备出来。
   同时拆洗旧被罩、床单、枕套,洗完了还得晾晒,来个置换。
   二是住平房的主儿,得拿报纸、糨子,把窗户缝儿糊好,免得天冷漏风。
   三是准备生炉子取暖,安烟囱,买蜂窝煤、买劈柴。
   四就是得凭本儿够买冬储大白菜了。
   尤其最后这一项,闹出来的动静最大,也最让人们乐此不疲。
   从1959年开始,为了保证京城市民冬天每人每天能有一斤白菜的计划供应量。
   每年11月1日到10日,成了市政府组织冬储大白菜集中上市供应的日子。
   市政府规定京城市民必须在指定国庆蔬菜商店,凭购货本按定量购买冬储大白菜。
   这就是冬储大白菜的由来。
   这个年代的人都说,京城进入冬天的象征就是大白菜,这话一点不假。
   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保证大白菜的供应,京城市政府会联合十几家单位共同设立“秋菜指挥部”,一起动用各种资源,刻不容缓地解决大白菜产销运输中遇到的问题。
   有一个算一个,人们真的就是为了大白菜而活的。
   买大白菜,已经俨然成了城里城外,全员皆动的一场“人民战争”,景象无比壮观。
   既然是战争,那当然就有打前锋的。
   那谁是排头兵啊?
   毋庸置疑,京郊的菜农绝对当仁不让。
   正所谓“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
   由于这个时节田间的菜蔬经不得风寒,不及时抢收就会冻坏。
   所以为了避免大白菜冻坏在地里,抢收越冬菜,就成了京郊农民的头等大事。
   那不用说啊,农民一忙,运输公司就得跟着忙,菜店也就跟着大变样了。
   你就看吧,从11月1日的凌晨三点开始。
   京城的大街上就会出现无数拉着白菜的马车和卡车,连在天安门前都能畅行无阻。
   全市一千二百个菜店和临时售菜点,也无不在菜棚外拉上线,换上100瓦大灯泡。
   卖白菜的售货员提前穿上了棉鞋棉大衣,带着棉帽子棉手套,严阵以待地待在室外守着大磅等着白菜运来。
   而且还张贴布告,对外招收家庭生活有困难的人干临时工,一天给一块五。
   工作内容就是在菜站过夜,夜里装卸白菜。
   甚至就连各个无关的单位也受影响。
   因为双职工家庭两口子都要上班,为了买白菜,是可以直接向单位请假的。
   遇见这个理由,单位不能视为私事,得立即准假。
   这还能不影响工作进度和安排吗?
   所以最真实的情景就是,当城外的高头大马喷着白雾拉着堆成山的白菜来时。
   各处菜站前等着头一拨买菜队伍早排出好几百米。
   用帽子、大衣、围巾、口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男女老少们,都是怀揣副食本,举家出动的。
   人们特别有恒心、有耐心,不管多晚都等着。
   不过随着一车一车的白菜往下卸,堆成了山。
   菜店的样板台上,也把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几类的白菜分别展示出来后。
   所有人就都没法再保持淡定了。
   一旦卖菜、卖菜上磅算钱的声音掀起,本来安静的队伍瞬间躁动起来。
   排在后面的人们开始以焦虑的心情眼望前面,巴不得队伍能快点移动。
   而队伍前列的人,也都知道不能耽搁耽搁时间。
   无不在卖菜的催促声里,以最快的速度,甩开膀子卖力往自己带来的各色车辆上装他们选好的白菜。
   就这样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一趟趟的运回去。
   直至存储四五百斤,乃至上千斤才能安心。
   然而买完了,把菜拉回去了,还不算完呢。
   家家户户还都要把大白菜摆满庭院、窗台,码放好后晾晒。
   天儿冷后还要用草帘子和旧棉被盖严实了。
   就这样,一堆堆储存的过冬菜,一排排盛着腌咸菜的缸坛瓦罐,便成了京城迎接冬天的特殊风景。
   要说句大实话,这段时间,就连菜站和居民们抛洒的白菜帮子都是成山成垛的。
   城外的露天垃圾场无一例外,全都被白菜叶子给盖住了。
   如果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得京城人这份争先踊跃,大量囤积的买菜热情的。
   或许他们会感到好奇,到底是为什么当年的人们这么爱冬天的白菜?
   其实答案很简单。
   第一无非就是物资匮乏,生产力落后。
   虽说七十年代,京城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大棚种植技术,也引进了不少外国蔬菜。
   可惜受工业的局限,塑料薄膜太少,而没能推广开。
   没暖棚,还怎么“反季节”?
   所以许多三十年后毫不稀奇的生菜、西芹、紫甘蓝、油麦菜、球茎茴香、小西红柿。
   此时还是只供涉外宾馆、商店出售的特菜。
   老百姓能看见的机会,只有重要节日里供给京城四大菜市场展示,以体现蔬菜市场丰美的时候。
   反过来供应老百姓的普通菜店,冬天的货架子上往往都是空空的,只有些蔫土豆、辣萝卜“值班”。
   偶尔能把“三黄一白”(土豆、倭瓜、葱头、白菜)凑齐,还没等卸车,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最惨的时候,柜台里外干净得像被狗“舔过”。
   卖菜的售货员,成天无聊地蹲在大门外晒太阳。
   那想想看吧?老百姓不多买点白菜存着成吗?
   人不吃水果可以,但不吃蔬菜万万不行的。
   否则就会因为缺少维生素而生口疮,会因为缺乏植物纤维大便干燥。
   第二,就是对于冬储大白菜政府是给补贴的。
   上市前,物价局已经对大白菜进行了分级定价。
   一级菜六分六厘,二级菜是六分,三级菜五分四厘。
   这个价格,京城市政府统统补贴一倍还多。
   说白了,这是京城户口享有的福利,买菜就等于政府发钱,你能不要吗?当然要抢购嘛。
   反过来如果这劲过去了,白菜价格就要比集中供应期贵得多了。
   人们再到市场上买白菜那就一毛五分的原价了,一下涨多少倍?
   这时再买到的白菜就叫“议价菜”了。
   在少有其它蔬菜替代的年代,如果靠“议价菜”度过冬天,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总而言之,正因为这些原因。
   在这年头的人很少有人能独善其身,一点不用为冬储菜操心的。
   就连宋华桂这样每个月收入过万,能一家老小只吃友谊商店“特菜”的人也一样。
   因为她毕竟在京城还有父母,两位老人是不可能跟着她一样,安心享受资本主义奢侈的生活水准的。
   其他的诸如领导干部,大学教授,知名演员更是如此。
   像真武庙旁边的电视台家属院,还有京城电影制片厂,以及人艺周边地带。
   住在附近的老百姓们在买大白菜的队伍里,就经常能看见戴着破手套,拎着麻袋片来排队的熟脸儿。
   无论多有名的演员,电影明星,曲艺大家。
   兹要他在京城猫冬,那就得和大家一样排队买菜,然后自己给弄回去。
   想走后门?
   根本没戏。
   这件事的特殊性在于什么都在老百姓眼皮底下摆着呢。
   别说想专买一级菜没戏了,就是想不排队,或者排队加塞都不行。
   任凭你是什么人,多大来头,谁要敢营私作弊,能当场被老百姓的吐沫给淹死。
   像舞蹈演员陈爱莲的丈夫就是仗着排队买白菜的过程里人不能走。
   硬是在这个过程里追到了初次见面,本来还挺反感他的这个姑娘。
   歌唱演员朱明英更是对买完二百斤的白菜,只能靠自己一个一个往楼上抱,爬上去爬下来的滋味永生难忘。
   所以如果单就买白菜这一件事而论。
   真不能不说,与京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相比,扇儿胡同的2号院四户人家简直是活在蜜罐里了。
   为什么?
   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们院儿里有米婶儿这位内应啊。
   米婶儿确实是不敢利用便利给大家开后门,可她有内幕消息啊,知道哪批的白菜好。
   别看都是一级菜也有区别,就是菜源的不同。
   最好的白菜可不是京郊的,而是河北玉田县和三河县产的白口菜。
   棵儿大,瓷实儿,吃着爽口。
   尤其是做陷儿吃饺子,绝对的味儿正。
   就单凭这至关重要的情报,就凭她能告诉大家伙,哪天菜站来玉田白菜。
   放在谍战剧里,说她这样的角色能掌握一场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个特等功都不为过。
   其次就得说2号院的几户人家,壮劳力多啦。
   边家哥儿俩,罗家哥儿俩,全是身强力壮正当年的棒小伙儿。
   有他们四个在,全院儿两千来斤的白菜搬运,根本不在话下。
   至于最后的压轴的力量,定鼎的神器,那就是宁卫民那辆皮卡啦。
   有了他这么牛的运输工具,跑一趟就是全齐啊,再不用磨磨唧唧折腾好几趟。
   而且连等着都舒坦,完全可以轮换着进驾驶室里听着小曲儿,暖暖和和的抽烟啊。
   买菜的时候才有意思呢。
   排后面的人,见他们一车的菜摞起老高。
   几乎把新来一级菜清空了一半,登时就不乐意了。
   有不明所以的人还带头闹上了,非说走菜站给领导开后门。
   结果让米婶儿一下就给撅了,让负责排队的边建军明明白白把四户菜的本子亮给他。
   果然手续俱全,完全合法合规。
   米婶儿还以鄙视的眼神儿和轻蔑的语气还击呢。
   “怎么着?人家开车来就是走后门啊?你们太爱犯红眼病了吧?有本事自己当司机去?自己长本事比什么都强。”
   好,几句话噎得那闹哄的小子下不来台,特没面儿。
   可就这样,那小子也没义愤的离开。
   毕竟,菜还是要买的。
   其实还别说几户近邻了,就连宋华桂的父母、李主任、张士慧、张大勺、霍欣,曲笑,买冬储菜也全得了宁卫民的帮衬了。
   宁卫民当之无愧地成了买菜队列里最引人瞩目的异类份子。
   不知惹得多少男女老少死盯着他不放,回头率极高。
   年岁大的,是盼着有这样的儿子,就是巴不得有这样的子侄。
   年轻的,不是盼着有这样的朋友,有这样的哥们,就是盼着有这样的对象,有这样的丈夫。
   宁卫民的小皮卡,当之无愧是白菜堆儿中最璀璨耀眼的那辆豪车啊。
   他就是买菜队伍中所有人心目里最靓的那个靓仔。
   当然,好事做多了也难免有点副作用。
   像月中的时候,他去总公司见宋华桂汇报雕塑展进展和最新营业额流水的时候就闹了笑话。
   这位大姐不知道是不是出国太久了,早已经五指不沾阳春水的她已经彻底忘了熟悉的家乡味道。还是一时反应不过来。
   居然就像警犬一样吸吸自己的鼻子,然后皱着眉问他。
   “你身上什么味儿?也学着人家喷香水了?”
   宁卫民索性装傻充愣。
   “大姐。您果然是识货的人。我就洒上了那么一点,您这都闻出来了?”
   宋华桂愣了一愣,随后却又摇摇头。
   “你这种香水……很特殊啊。什么牌子的?有种田园的感觉……”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