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重续前缘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时间进入3月份,京城的金融行业走到了历史性的重要节点。
   1984年3月3日,京城市政府转发《关于京城银行体制改革的请示》。
   更加国家上层有关银行机构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告了以下诸多大事。
   一,把人民银行京城分行定为全市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
   二,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移交今年元旦刚刚成立的工商银行办理。
   三,京城分行办理农村金融业务及人民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委托的业务,领导和管理全市信用合作社,则交由农业银行办理。
   四,成立国家人民保险公司京城市分公司,实行独立经营。
   五,外汇管理局工作划归人民银行领导。
   一时间,全市的相关机关单位,大中小各类企业全因此开始了财务工作的忙碌和调整。
   在这个办公条件毫无现代化可言的年代,几乎京城所有的会计们都沦入了加班加点的境地。
   哪怕连煤市街街道缝纫社和东花市料器生产社,也同样无法幸免。
   对于老百姓也有一定的影响,过去大家习惯的人民银行存单,也开始逐步更换“工商银行”字头。
   至于用原有人民银行营业部改为的“工商银行”营业部,因为许多企业都着急赶快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私人账户更换存单也需要重新填写、盖章,无不变得人头涌动,乱乱哄哄。
   然而这个时候,对于宁卫民来说,他一直在操弄的邮票炒作却进入了平静期。
   头一阵,他借着鼠年生肖票工体大卖的势头,随后对倒炒高。
   也就耗费了万把块钱,就把鼠年的生肖票推到了十五元一整版的位置。
   虽然对比他收购价,上涨百分之五十的幅度,看起来还不算太过。
   可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幅度的影响力发散到其他生肖邮票上,后果可就大为可观了。
   猪票因此变成了两块五,狗票已经到九块了,鸡票高达二十元,猴子直逼百元大关。
   现在市场的情况是,和平门门口的邮票贩子越来越多,好些都是被生肖票新入这行的。
   因为生肖票赚钱容易,他们每天只要随便倒倒手,十几二十几块的收入就能到手。
   以至于生肖票越来越紧俏。
   无论那种生肖票,只要出现,就一定有人收,只不过是交易数目多少的问题罢了。
   而这就是宁卫民的目的。
   牛市初期,邮票的涨幅不宜太大。
   本质上只是起一个刺激交易,把更多的“韭菜”带到这个市场里来的作用。
   因为邮票毕竟不是股票,虽然可以几倍十几倍的疯涨,可先天条件就决定这种票券换手率太差。
   如果没做好铺垫,没有足够量的,能从中获得利益的人作为基础。
   那么根本就不会有人接盘,又如何牟利呢?
   所以考虑到这波邮票牛市至少得持续一年,而目前行情启动,又只限于京城一隅之地。
   宁卫民自然得悠着点,先着手培养出大众把邮票当股票炒的习惯,引导出这样的趋势才行。
   说白了,这就是进入钓鱼阶段了,他该放手喘口气的时候了,
   为此,他给出了一个区间价格,把后续工作都交给罗广亮和小陶负责。
   让他们盯着市场行情,低买高卖,自己就转头去忙和别的事儿去了。
   忙什么呢?
   一是公事,宁卫民开始准备按计划,正式启动“坛宫”二期北神厨的内装工程了。
   他要做的,就是选定装修设计方案,和诸多服务商谈好价格,然后签订新的供货和服务合同。
   二是私事,那就是宁卫民也准备去把康术德的马家花园弄回来了。
   其实这件事打宁卫民在江惠安排的那顿饭起,从“落房办”孟毅的嘴里了解到京城相关清退私房政策时,他就想动手。
   可后来一琢磨。
   这马上不就春节了嘛,不行!
   这个时间点讨论这种事儿显然是不合适的。
   人家单位都准备年底工作了,老百姓家也都准备忙年了。
   这时候登门去跟人家商量腾房,不成了上门的瘟神了吗?
   谁能待见你啊?事儿要能顺利办成了才怪呢,于是只能是暂且忍耐。
   不过这事儿拖延了一阵再办,也有好处。
   那就是具有迷惑性,便于宁卫民把狐狸尾巴藏起来,显得自己不是很急切。
   这样的话,无论他找“落房办”的孟毅帮忙,还是更那些占房的人交涉,也更好说些。
   不至于让旁人视为逮着便宜,就可以可劲儿宰杀的肥羊。
   这不,为了落实私房政策,宁卫民第一步干的事,就是两头联系。
   他要在“坛宫”组织饭局,请这件事里最用得着的人先吃一顿饭。
   这顿饭,他一头儿请的是,当初乔万林介绍给他的东城区房管分局的副科长。
   还有通过这位副科长认识的马家花园管片房管所的所长。
   早之前,在初知康术德有这么大的房产时,为替老爷子想办法要回房子,宁卫民就已经跟这两位联系过一次了。
   他们是最直接的相关负责人。
   所以当时事儿虽然没办成,可宁卫民还是每人送了一块电子表。
   这次要办事,那理所应当得把这两个关系重新续上才是啊。
   哪怕人家不愿意再帮这个忙,至少也得在办事前打个招呼才行,才算得上礼貌。
   否则就太突兀了,容易让人反感。
   真碰上个心眼小的主儿,因这事起了芥蒂,暗中拿捏你一道也是未准的事儿。
   宁卫民这样的人精子,绝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另一头儿呢,他请的就是通过江惠和李仲认识的孟毅了。
   宁卫民电话里对孟毅坦言说,自己要为办私房清退的事儿请几个房管部门的朋友吃饭。
   可能有些具体的政策问题,会需要她帮忙解答。
   问他能不能够来作陪,愿意不愿意多认识点系统内部的人。
   孟毅一琢磨,这对自己是好事儿啊。
   何况请客的地方还是如今名声如日中天,凭自己怎么也去不起的“坛宫”。
   于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颇有引以为荣的感觉。
   当天自己只身前往赴约,见面之后。
   对宁卫民相当感激啊,一口一个“宁哥”的叫。
   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无形中成了工具人,让另外两个客人对宁卫民的感受彻底改观。
   其实从另外两人的角度想想也是,上次宁卫民找他们还是重文门旅馆的“小接待”呢。
   如今却摇身一变已经开上汽车,穿上千元的“卡裆”西装了。
   而且还是这家豪华如宫殿一样的“坛宫”饭庄的一把手。
   又有这么个来自房管总局的小弟屁颠颠的哈着,供其差遣。
   在他们的心里,怎么都觉得,宁卫民如今的背景不知道有多深呢。
   人家找他们来吃这顿饭,那就是势在必得,也是给他们面子。
   于是这种“迪化”的作用下,副科长和所长都没什么拿腔拿调的心思了。
   不但都开始屈尊叫宁卫民“宁总”了。
   而且有一说一,谈问题都很实际。
   他们告诉宁卫民,说国家为了解决私房腾退问题,专门下拨了一批房源。
   只是数量太少,无法保证全员安置,他们只能尽量周全。
   宁卫民察言观色,自然看出这两位是怎么想的。
   知道这两位成了自己把自己挂上钩儿的鱼了。
   他也乐得如此。
   所以这顿饭,他想笑又不能笑,劝酒劝得很辛苦。
   虽然后来就没怎么谈房子的事儿,可他顺水推舟,特意吩咐底下人,把好菜流水似的上来。
   “官席”的豪阔排场算是给三位客人全震了。
   那剩下的事儿自然也就好说了,彼此完全心领神会。
   最终,宁卫民送几位走的时候,只不过是每人送了两条好烟,外加每人二百元的“坛宫”消费券罢了。
   就取得了远超过上次送电子表的理想效果。
   这就是他地位改变之后的真正好处了。
   不但可以公家之慨为自己办事,不但可以从送出的香烟里为自己赚钱。
   他甚至连求人办事的性质都变了,付出的代价都少了。
   别人面对他都会予以充分的尊重,而且还得承他的情,心甘情愿的帮他的忙啊。
   这再次充分证明了,他选择“寄人篱下”的事业发展方式,有多么的正确。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