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摩托王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比孙五福还走运的是张士慧。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这小子自己可没有这个意识,反倒心里充满了对宁卫民的怨气。
        为什么啊?
        这既有他自己炒邮票失误,迁怒于宁卫民不带他玩,所产生的愤怒。
        也有宁卫民提前告知他的“内幕消息”,然后坐等摩托车停办牌照,却迟迟不能兑现的郁闷。
        尤其是春节过后,这两种负面情绪还越发强烈了。
        因为一是在炒作邮票上,张士慧已经失望至极,听了谭大姐的劝,割肉出局了。
        偏偏老天爷还诚心戏弄他。
        他一撤出资金没多久,邮市的行情又开始掉头向上了,甚至就再没有过回落。
        明明能挣钱的事儿,居然让自己给干赔了。
        张士慧是彻彻底底的当了一回高买低卖的大傻子。
        他还能不在心里骂娘吗?
        二因为缺乏存放摩托车的场地,张士慧不得不到处求人解决问题。
        他好不容易才仗着坛宫饭庄经理的身份,以吃饭打折为条件,从京城红旗厂要了个弃而不用的废旧车间,勉强把这些车给存放进去了。
        可没想到,所托非人,那厂子一点不安全,有贼啊。
        摩托车干放进去了一半,因为忙其他的事儿,张士慧就暂时搁置了几天。
        结果一礼拜后再去,他就发现少了两辆嘉陵50。
        这下别说再不敢往厂子里存车了,丢了的车也得想法找回来啊。
        两辆摩托值个小一万块钱呢,这么大的亏,怎么可能咽下肚儿啊?
        张士慧随后跟厂方协商无果,就只能选择报警。
        派出所经过调查一番后,倒是抓住了厂里的内贼,人也给判了。
        可问题是两辆摩托车却没找回来,已经被那偷车贼给卖掉了,就追回来四千六百多赃款。
        更糟糕的为这了件事,张士慧跟红旗厂的关系也弄僵了。
        红旗厂这边因为藏污纳垢,管理无方,落了个不好听的名声,保卫科全体都吃了瓜络。
        答应借房给张士慧的副厂长更是因擅自做主外借厂房,挨了上级的批。
        可想而知,厂里上上下下那对张士慧还能有好脸色?
        总之,最后就是双方都没落着好。
        张士慧不但穷折腾一番,赔了好几千块,还把朋友变成了仇人,而且还得继续给摩托车找地儿安置。
        最后实在没辙啊,他只能求“张大勺”去。
        送了两条好烟,两瓶茅台,两份糕点,两桶好茶,又听了老人家一番对影响房屋采光不满的担忧和牢骚。
        一再保证最多也就两三年的事儿,一旦找着地就会挪车,这才勉强让老爷子答应他,可以雇人在院里搭了个铁皮大棚。
        随后这又是八千花了出去。
        瞧这事闹得,多亏啊!
        关键是自尊心也受不了啊。
        想他张士慧在商海里混迹好几年了,除了开始赔过这么惨,后来一直就是赚。
        怎么眼下突然间就又不灵了?
        又好像干什么什么都不顺呢?
        这岂不是他就是个废物?
        离开了宁卫民,什么都干不好?
        还有摩托车车牌禁用的事儿,因为一直连点眉目都没有。
        张士慧耐不住寂寞,就去托人跟交通队打听。
        结果没想到还遭到了一通嘲笑,受托之人认为张士慧八成是让人给懵了。
        给他反馈的消息是,人家交通队压根没收到一点风声,就没这么八宗事儿。
        而且人家交通大队的队长还说了。
        京城摩托车制造厂刚刚与顺义、怀柔、平谷等县的二十八个乡镇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成立了京城市汽车工业总公司摩托车事业部、京城摩托车工业联合开发公司。
        这明显是要大力发展摩托车制造的气象啊,怎么可能不给摩托车上牌子呢?
        总而言之吧,节后的张士慧堪称是处处受挫,件件不顺,因此闷闷不乐。
        连在家也一样,老婆儿子都不怎么能看到他的笑脸了。
        张士慧自己也没少跟刘炜敬念叨宁卫民的小话儿。
        说宁卫民这次算是走眼了,这几十辆摩托车的事儿弄不好要赔。
        而由此而来麻烦事,这臭小子也不管,只顾着整天泡在总公司和美女堆儿里快活着。
        回头再一出国,这些烂事儿全得靠自己擦屁股。
        眼下自己是看着这些摩托车就烦。
        那真是牢骚满腹啊。
        好在有一样,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
        张士慧千不该万不该,刘炜敬这个老婆,他可算是娶对了。
        在他烦闷的时候,刘炜敬不但没挑拨离间,反而起的都是积极作用。
        那是真没少开解张士慧的小肚鸡肠,提醒他当以情义为重,别斤斤计较,忘了宁卫民之前对他的好处。
        于是张士慧一想,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没错是,吃水确实不该忘了挖井人,既然是自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
        不就是几万块嘛,反正肉也是烂在锅里,就是赔也赔的起。
        人这一辈子挣多少是个够啊,自己只求不亏心就完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人的心胸一开阔了,情绪也不钻牛角尖了,长期求之不得的好事反而自己就来了。
        1985年的3月底,随着报纸上突如其来的一篇报道,直指摩托车易发交通事故,不容易监管的问题。
        跟着又有人随之发表文章口诛笔伐,说摩托车二冲程发动机一在街上跑就冒蓝烟,尾气污染严重。
        京城社会舆论为此哗然。
        不管是老百姓是不是仇富心理作祟,不愿意看那小电驴子在街上冒烟疯跑。
        又或是真心觉得摩托车危险,对生活环境影响恶劣。
        反正大家意见都挺一直的,民间的声音无不强烈要求政府得采取措施。
        于是不过区区两个礼拜的工夫,张士慧苦等许久的“禁摩令”居然就真的被京城市政府推出执行了。
        在京城范围内,全面禁止摩托车新上牌照。
        最关键的是补充的一条,目前已有车辆不受限制。
        而这一举措,不但在未来四十年,把京a摩托车牌照死死的限制在了两万五千辆之内。
        把欣欣向荣的京城摩托车产业,一闷棍就给撩平了。
        甚至还很快扩散至全国,引得各大城市竞相效仿。
        于是立竿见影,众多厂家生产出来的新车就在京城卖不动了。
        从这个时候起,要想买新摩托车还能上牌子,拥有合法的路权,没别的办法。
        除非先弄辆有牌子的报废车过户到自己名下,才能解决问题。
        不用说啊,这就进而导致原本没有价值的摩托车牌子也有了价值,而且价格飞涨。
        再后来,随着“禁摩令”的发酵,很快,一个京a摩托车牌子几乎就能顶一辆新车的价儿了。
        如果要问张士慧对现实如此演变的感受,那真是看傻了眼,充满了严重的撕裂感啊!
        一方面,是他被现实给五雷轰顶,不能不感慨命运无常。
        说实话,他怎么也没想到,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偏偏还就美梦成真了!
        连人家交通队都说了,没有丝毫风声。
        然而宁卫民却足足提前一年就做出了正确的预言!
        这简直是手眼通天啊,也太神了!
        市政府都成了宁卫民的亲爹啦……
        另一方面,则是张士慧无比庆幸,爽得不要不要的!
        他觉得多亏单位有谭大姐劝着,家里有老婆开解,自己才没枉做小人。
        否则今天,那得多败人品啊?
        他还怎么好意思跟一直指点他怎么发财的宁卫民继续打交道啊!
        现在这可好了,他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迎来了政策红利。
        当初的投资一下子就翻倍了,不但什么仇都报了,之前的付出都证明了是值得的。
        就是再见着宁卫民,他也好表表忠诚度,显摆一下自己是多么的相信他,反而有利于他们增进感情。
        那今后有这样的好事,宁卫民不还得带着自己玩儿吗?
        至于这些停在院里的摩托车,他眼下再看着当然就是另一种心情了。
        不但不烦了,而且还变成美滋滋的欣赏,一点不急于套现。
        他又不傻,彩电不限购,一个购买指标还翻倍呢。
        京城的摩托车打这儿起就不许再增加了,私人又没法买到汽车。
        那要想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没有门路的老百姓还有什么办法啊?
        只能花高价买车牌!
        这就意味着他手里的京a摩托车牌照值老鼻子钱了,弄不好就会变成传家宝。
        谁让这玩意是真的狼多肉少啊,从此他还“窑着”了。
        就这样,每天除了在老婆跟前夸老婆,感谢老婆的开导和提醒,自己才没犯傻。
        张士慧还多了个新爱好——乐此不疲的跑到慧民烟酒店后院去擦摩托车。
        他还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把这些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发票都找出来,一一登记入册。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不能随随便便卖便宜了。
        这么好的生意,他必须得要找着真喜欢摩托,又出得起钱的主儿,才往外出。
        有那么几天,张士慧甚至还心血来潮,骑着自己的旧摩托上了上街。
        看到别人侧目的眼神,居然感觉比开坛宫那辆皮卡都有劲。
        这种心理很享受,说起来确实也很微妙。
        虽然不能说是烧包,可本质上又属于是烧包。
        也或许正因为这种感受大家普遍都有吧。
        “禁摩令”一实行,摩托这种本来就有奢侈品属性的东西有了物以稀为贵的属性加成,反而让人越发心甘情愿挨上一刀。
        那真是越禁越火,越限越热啊。
        再加上张士慧手里的那些车,本身就是没怎么跑过多少路的新车,比那些旧车好卖多了。
        所以五一劳动节前,张士慧身不动,脚不挪,就做成了两桩甜买卖。
        分别以一万块的价钱卖出一辆幸福250,以一万六的价钱卖出一辆嘉陵本田去。
        净利润高达百分之一百六。
        这还是看朋友面子上呢,张士慧才没死咬两倍的价钱。
        甚至就连他的那辆旧摩托,也以八千五的价钱让给古四儿了。
        论起来,合着他落一白骑了两年,赚了一倍的利润,古四儿还得欠他一份风情。
        瞧瞧,这有多么合适呢。
        当然,张士慧要价这么狠,既然他卖出去三辆车,看车的人可远远不止。
        真正的数字怕是得以十倍来算。
        不过张士慧也不烦这个。
        因为与赚钱相比,他发现自己其实更享受带着人来看他的几十辆摩托的过程。
        他特喜欢别人一走进烟酒店的后院,就被停放在铁皮棚子底下,各种型号的摩托车给吓傻了样子。
        而且几乎无论问什么型号的摩托,他的院儿里都有,比卖摩托的商店还全乎呢。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他成了玩儿车届的王者,永远是居高临下看顾客啊。
        以至于买车的人都客客气气,一口一个哥的叫他,无论买不买都时不时带喜欢车的人来看。
        当然了,看也不能白看,这些人经常就会在他这儿买烟买酒。
        面子里子俱全啊,张士慧也就更舍不得低价出售这些摩托了。
        甚至逐渐地,他还真就在京城的摩托爱好者中混出了名气,落下个“摩托王”的外号,成为了八十年代末京城摩托界的名人。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让他惊喜的得意,意想不到的快乐。
        最后还得说说春节后从张士慧手里买了两辆摩托车的谭大姐,那肯定也是很幸福的。
        买到手了才俩月,一万就变两万了,这也是一笔横财啊。
        这还真应了她早先的那句话了,真真儿的白落了一辆摩托车啊。
        不过话说回来,也得承认,谭大姐能沾上光,不能说单纯的走运。
        这位大姐当初的眼光和魄力就不说了,就说“禁摩令”一实行,看着车牌价格飞涨。
        谭大姐就做了一个明智的全新决定,两辆摩托车一辆不留了,全卖掉。
        这样的脑子就实在的不易。
        谭大姐心里是怎么想的啊?
        她是这么想的。
        这摩托车确实危险啊。
        坐了些日子,她如今也明白了,真就是肉包铁的玩意,而且速度太快了。
        难怪老百姓都说,要想死得快,就买一脚踹啊。
        她可舍不得儿子冒生命危险,天天用摩托车接送她。
        那还不如卖了用这笔钱干点实在的事儿呢。
        干什么呀?
        买房呗。
        这是最现实的需求,她家里孩子多,又没有几个出息的。
        她就不能不为将来考虑,这叫未雨绸缪。
        再说了,她又知道宁卫民一直在买房,她可不相信宁卫民这么有本事的人,会干赔本的事儿。
        而摩托车最好的政策她已经赌赢了,已经有了厚利,那就该见好就收。
        否则不但风险有可能加剧,这事儿就是老让张士慧想起来,对她自己也不划算。
        即便张士慧并不介意她分享好处,可老想着这事总会心里不舒服。
        时间久了,也难保不起芥蒂,人家可是老板啊。
        所以倒不如尽快脱手,也就等于翻篇了。
        瞧瞧吧,一个老娘们居然有了这样的见识,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本事呢?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